推进中考省级统一命题的底层逻辑是什么?
推进中考省级统一命题的底层逻辑是什么?
众所周知,最迟2024年,各省必须实现省内中考统一命题。推进中考省级统一命题的底层逻辑是什么?本文根据《人民教育》所刊发的专文分析(作者:张卓玉)进行以下归纳总结。
(一)市级命题质量参差不齐。
中考命题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。人们一般认为,命题是一件很平常的事,会当老师就会命题。其实不然,不能把中考命题等同于日常教学中的期中、期末考试命题。中考与高考一样,属于高利害的大规模考试,这种试题的命制难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。可是,有研究指出,从近年的中考命题评估结果看,总体而言,省级命题质量好于市级命题质量,中西部省份尤为如此。可见,加快推进中考省级命题,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中考命题质量。
(二)中考命题保障难度较大。
要保障高质量的中考命题,难度较大。首先,发现与培养合格的命题人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且需长时间的考查与培养。此外,命制一份有质量的试题,需要对每个年度的命题工作提出基本原则、基本目标、基本要求;需要有如何选定命题人员、如何确定命题流程、如何组织试做与审题、如何实施安全与保密等一系列极其严密的制度、规程与标准。只有在制度、条件、人员、管理等要素都有充分保障的前提下,才能命制出有质量的试题。不得不说,上述条件,在某些城市可能很难达成,必须由全省统筹。
(三)更好推进国家标准落地。
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,为严肃国家课程标准,为推进义务教育更大范围、更高水准的均衡发展,中考命题应该逐步由市级走向省级。用一个标准来评价省域义务教育质量,可以有效避免各地因各种原因或过宽松、或过严格、或低水平、或地方化理解和执行国家课程标准。因此,中考省级统一命题的意义在于,以省为单位,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命题,用统一命题标准来选拔和分流人才,用统一命题理念来发挥考试对省域教育教学的指挥棒作用,用统一命题尺度来衡量所属各地的义务教育质量发展状况。
(四)省级命题亦可兼顾个性。
根据各地的教育事业发展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,中考省级统一命题可以有多重实施模式,多数省份完全可以实行省级统一命题,用一张试卷量到底;省域教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省份,可以同时命制两份或多份试卷;对于正在进行某项中考改革实验、教育教学实验的市,可以由省级授权、市级命题,以保障改革与实验的顺利进行,也可以通过这种办法在小范围内探索命题改革的路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