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何说“文笔好”是伪命题

分享

分享到:

    发布于:2022-09-27 01:53  浏览量:746  来源:叶志湘伴学


文笔好是伪命题



学生进入初中后,面对作文,常常纠结于“文笔问题”。特别是大多数中等生,总认为自己文笔不好,从而认定自己与高分作文无缘。这类错误看法其实是缺少深入思考的表现。若能结合整个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来看,则不难发现,“文笔好”是不折不扣的伪命题。


(一)所谓文笔好,往往因文体而异

初中生作文有两大主流选择,记叙文和议论文。记叙文的“文笔好”往往体现为描写的细腻与形象、情绪的烘托与渲染;议论文则似乎恰恰相反,它要求凝练、明快、强而有力。二者几乎是“刚柔对立”的关系。如果学生只是天天空喊“文笔不好”,却又不细查其中究竟,不进行针对性地锤炼和运用,不去挖掘自己的表达偏好,那才真是与高分作文无缘。


(二)所谓文笔好,往往是把双刃剑。

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:有所谓文笔好的学生洋洋洒洒写了一整篇文章,却被老师认定为“详略不当”,从而获评低分。道理很简单,考场作文要围绕题意进行表达,与题意有关的表述才是有意义、有价值的表述,否则,文笔再好,也是离题废话。其实,有关文笔的较量根本不是在全篇范围内展开的,而是在扣题的核心区进行。比如,写作《邂逅温暖》,必然涉及故事情节的铺垫和相关结果的交代,这些都不是重点,但也要耗费一两百字的篇幅;再加上开头结尾的两百多字,写“温暖”这一核心扣题区,大概也就四五百字(中考作文纸满格880字),文笔的较量在此区间展开才是真正有必要的。“好钢用在刀刃上”,无论何种水平的考生都要牢记这一点,不要迷信和滥用所谓好文笔。


(三)所谓文笔好,往往是本末倒置。

众所周知,清晰准确地表达题意,是考场作文最重要的任务。这一观点,在前文论述中亦有提及。但在这里,可结合对比式案例做进一步展示。比如写作《做事要尊重客观实际》和《做事要尊重客观规律》,看似相差无几,实则差别极大。“客观实际”是特定时空下的具体情况,“客观规律”是超越具体情况的恒定法则,二者的概念内涵完全不同,必然导致题意导向有巨大差异。不了解、不尊重题意的特殊性,空谈文笔好,是极危险的事,常常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