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看二调作文题里的哲学味

分享

分享到:

    发布于:2023-03-14 00:42  浏览量:857  来源:叶志湘伴学


如何看二调作文题里的哲学味


 

武汉初三二月调考作文题,以孔子的经典事例引出“穿透表象,看清实质”的作文主题,给人一股浓郁的“哲学味”。这股“哲学味”会是今年四调、中考作文命题的方向吗?


首先,相似的“哲学味”,之前并非没有。2017年武汉初三四月调考中,就曾出现过《明确目的,不被表象迷惑》的作文题。仅凭“表象”“实质”等哲学用语,就判定作文题有“哲学味”,实在有些敏感。即便是孔子这一哲人代表,在武汉市中考调考作文题中,也并非首次出现。因此,不必过度反应。


此外,所谓的“哲学味”,实为朴素真理。都说真理是朴素的,其实,所谓的哲学道理,也都是朴素的人间真理。“穿透表象,看清实质”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,尤其是面对当前这样一个纷繁多变的世界,表象与实质的辨析,显得更有现实意义。同样的,2021年武汉市中考作文题《一切从实际出发》,也是经典的哲学问题,但相信考生们并不陌生,也并不缺乏相应的写作灵感。


最后,所谓的“哲学味”,是大文科融通。新中考将道法历史纳入考试科目,体现了初中阶段文理并蓄的发展理念。语文和道法、历史属于“大文科”范畴,本就相互融通。语文考试中的作文题若出现所谓的“哲学味”,考生除了可以从日常生活中获得灵感,也可以从道法、历史的学科知识中获得写作支持,从而实现大文科内部的学科互通。